导语:
数量众多的同胞让中国学生可以避开与本土学生的交流沟通,建立起一套孤立又独立的社交生活。而克服交流障碍的首要要求就是要勇敢。这种勇敢并不仅仅是要克服社交上的焦虑、主动张嘴或者更理解韩语语言,而是要坚持跨越复杂的文化以及语言上的障碍,还要包容可能随之而来的尴尬和误会。

在《学校2017》中上课的金世正(KBS提供)
“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来融入到小组里去,但是还是很困难。”他说:“不只是语言上的问题,我已经通过了语言测试。”某留学生如此说。
对很多中国学生来说,与本土学生交谈并且理解他们相对地化一些的语言是很费力的。本土学生的俚语和笑话如果说话人本人不解释,中国学生不经过研究的确很难迅速理解。
很多国际学生,都更乐于与来自国内的同胞交流,中国留学生也一样。这种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同样存在于大多数国际学生中,中国留学生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的数量。对一些中国留学生来说,数量众多的同胞让他们可以避开与本土学生的交流沟通,建立起自己一套孤立又独立的社交生活。而这种数量众多但却又属于少数族群的现状,同样给别人带来了很多刻板的印象。
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?
解决这种问题,让类似的来自同一国家的大数量群体的留学生能够去接触本土学生,克服交流障碍的最首要要求就是要勇敢。这种勇敢并不仅仅是要克服社交上的焦虑、主动张嘴或者更理解韩文,而是要坚持跨越这种复杂的文化以及语言上的障碍,还要包容可能随之伴生的尴尬和误会。
很多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学习韩语,在来韩国留学之前也接受过重重考验。但是通常来说,这些学习和考试都局限在记忆单词和语法规则上,而不是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在地化语言。
他们记住了很多单词,但是却没有实际运用。”某同学说道:“公车站和地铁站的站韩文会有区别、街道、汽车经销商、篮球赛等等活动和场景,他们应该多去实地运用,不然他们的学习过程会很艰难。”
“这不仅仅是语言,更多的是文化。”该留学生说道:“就算你语言真的很好,你也不能解决一些可能带来麻烦和误会的文化问题。”
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,希望大家通过校园里的各种对话,从课堂到餐厅,随处都要学习韩语哦!
(本文整理自搜狐网)